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举办“忆烽火 向峥嵘——我和南通抗战老兵的那些事儿”示范性团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1浏览次数:12

  为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光辉历史,引领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广大团员青年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筑牢信仰之基,11月11日下午,历史师范232团支部联合南通市委老干部局青工委、南通大学口述历史协会与张謇研学社,于南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忆烽火向峥嵘——我和南通抗战老兵的那些事儿”示范性团日活动。南通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青工委主任陶蓓蓓,南通市委老干部局宣传教育处处长贲道文,南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张建华,南通市市直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万云,南通市委老干部局宣传教育处副处长、青工委副主任李文华,南通市市直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苗苗,南通大学团委副书记葛明政,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袁小平,南通大学口述历史协会、张謇研学社指导教师张若愚等领导与嘉宾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充满教育意义与历史温度的时刻。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历史师范232班全体团员同学及口述历史协会、张謇研学社社员代表踊跃参与,活动由历史师范232班团支部书记、口述历史协会社长刘蜜儿主持。

  活动在激昂庄严的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旋律中正式拉开帷幕。

  张若愚满怀深情,分享了从学生时代到工作期间,与国社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课题组同仁及通大学子一同寻访南通抗战老兵的感人历程。他从陈瑛、苏洁这对抗战老兵姐妹花引入,娓娓道来三十余位南通抗战老兵的烽火记忆与峥嵘岁月,并结合精心制作的寻访视频,沉浸式诠释伟大抗战精神的深邃内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寻访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视频。光影交错间,带领大家重新触摸革命先辈言语背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一段段真实可感的影像、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让那些平凡而伟大的面孔愈发鲜活生动。

  贲道文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实际,从“有遗憾更有意义”“有小节更有大义”“有学习更有收获”三方面分享了开展寻访抗战离休干部工作的深刻感悟。他对通大师生积极开展寻访活动给予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认为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当代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他鼓励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勇立时代潮头,勇担时代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重读抗战家书”以及饱含深情的《民族的丰碑》诗朗诵环节,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不仅有将士们与亲人分别时的不舍眷恋和对家庭的深深惦念,更有无数革命先辈始终为国跳动的赤子之心。那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国家的忠诚;那一句句激昂的诗句,如战鼓催征,激励着大家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大家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今日来之不易的盛世繁华,是先辈们用血与火铸就的伟大丰碑,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袁小平进行总结发言。她殷切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把从抗战老兵身上学到的忠诚与担当融入血脉;做历史使命的践行者,将专业所学与时代需求结合,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做家国情怀的守护者,始终牢记“强国有我”的誓言,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在奉献中追逐青春理想。

  活动接近尾声,与会人员庄严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会场久久回荡,如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表达了青年一代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坚定决心。他们立志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锤炼自我,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此次示范性团日活动通过多形式、多视角的沉浸式教育模式,如春风化雨般增强了团员青年的历史使命感与爱国情怀,也进一步推动了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与拓展。接下来,学院将持续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领青年学生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图文:马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