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举办“与法‘童’行 守护成长” 主题党团日活动,跨校师生共筑法治信仰

发布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法治教育从孩子抓起”理念,推动思政教育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11月13日,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联合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南通卫生高等专科学校、通州区金沙小学共同举办“与法‘童’行 守护成长”主题党团日活动。市人大代表顾晨、戴彦及三校师生代表走进法院,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思辨、红色教育等形式,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思政课”。

  活动伊始,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详细了解立案引导、多元解纷、司法辅助等功能分区,直观感受“一站式”司法服务的高效与便捷。在科技第一法庭,鲁宏邦法官以生动案例讲解了法庭布局、庭审流程及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抽象的司法程序变得可知可感。金沙小学学生在体验法槌敲击环节后表示:“第一次走进真实的法庭,感受到法律的庄严,也明白了‘法槌落下,正义昭彰’的意义。”

  在科技法庭内,一场围绕“法治与道德”的主题思辨活动成为亮点。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张涵同学引导大学、高职、小学三个不同学段的学子展开讨论。“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网络言论需要法律约束吗?”等贴近生活的议题,引发学子们热烈互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碰撞,让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启发”,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模式,正是思政教育“浸润式”传播的生动实践。

  在“忠诚政治馆”,师生们通过图文史料、实物陈列和聆听讲解员的系统讲解,深入学习了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历程。大家深刻领会政治忠诚的实践内涵,进一步坚定了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信念。

  活动中,南通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孙晋琪还为三校师生赠送《民法典》《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等法治书籍,一本本墨香四溢的书籍,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法治信仰的传承,让仪式感成为法治教育的生动注脚。

  此次活动是学院“党建+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法院、高校、中小学”的联动,将思政课堂延伸到司法一线,既让青少年感受法治温度,播下法治信仰的种子,也让高校学子在服务社会中锤炼专业本领,有效构建了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彰显了政法院校服务社会、守护成长的责任担当。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袁小平,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代表参加活动。

  (图文:马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