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谋划近期党建重点任务。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慈晖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许慈晖详细介绍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带领参会人员共同研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并结合学院“历史+法学”双学科特色解读核心要义。历史维度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理解全会精神、推动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要坚定文化自信;法治维度上,民主法治建设对国家治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深远意义,要筑牢法治根基。在分享学习体会时,许慈晖进一步提出,学院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学院“十五五”规划之中。学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服务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贡献学院力量。
随后,副院长王晓燕、院长助理兼历史系党支部书记傅益东结合专业背景,分享学习体会。王晓燕提出,全会阐明了法治与现代化的关系,为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将依据全会指引,在教学中传承法治精神,在研究里回应时代命题,为法治中国建设培育人才;傅益东表示,史学人才培养需要把握“一体推进”战略,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立足“扎根大地”。通过转型能力塑造、协同育人等方式,构建特色培养体系,培育能够服务国家和地方的史学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会议最后,许慈晖部署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专项督查,以“查隐患、补短板、固根本”为目标,全面排查课堂教学、学术研究、网络平台、学生社团等领域的风险点,建立详细台账与整改清单,确保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二是统筹推进近期党建工作,要求各支部以“标准化提质、特色化赋能”为导向,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
参会人员表示,此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务实,不仅深化了对全会精神的理解,也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大家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责任担当,积极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学院“历史+法学”双学科的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系主任等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