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承办,江苏省南通中学、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协办的第九届历史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南通中学火热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与数百位中学一线教师齐聚一堂,以“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本次研讨会活动多样、议程紧凑,既有专家讲座,又有公开课观课评课、主题学术沙龙、专题学术论坛等,气氛热烈。
会议期间,共有四位专家做了主题学术讲座。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荣先生以“世界史教学与研究中的若干重点问题”为主题,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史的教学与研究承担着新的使命,阐述了当前世界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如中国式话语体系的构建、全球史研究的深入,以及资本主义相关问题的研究等,并讨论了互联网数据库、AI技术的出现给世界史学科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宋向光教授以“博物馆学与历史教育学”为主题,就博物馆及博物馆学展开了多方面阐述,指明博物馆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在教学实践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王军教授以“智能时代的历史教育研究”为主题,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其团队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并结合历史教育,通过具体案例,对人工智能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汪朝光教授通过大量案例,介绍了“中国二战史与抗战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势”,并以图片史料为例,强调了研究和教学中史料考证的重要性。
7月1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王骁老师、江苏省南通中学的范从华老师分别讲授了初中公开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和高中公开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现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点评。
7月16日晚举行的主题学术沙龙分为“中高考试题研究及备考策略”“教学成果的实践、培育和提炼”“卓越历史教师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愿景”三组,可谓场场爆满,与会者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直至晚十点,仍是兴趣盎然。
7月17日的专题学术论坛分别就“人工智能助力历史教育变革”“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育协同育人”“历史教育理论更新与实践探索”“新时代高素质历史教师队伍建设”四个专题,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以及名师工作室团队进行了经验分享。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守正与创新”,既强调守学科学术理论之正,又注重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话历史教育的热点,启发、增进历史教育教学同仁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作为协办单位,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慈晖出席了会议,学院历史系徐静玉、石静、羌建、虞金永老师,以及多位研究生全程参会研讨。
(图文: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