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下午,南通大学"文物移动'述'千年"实践团走进小红花第二幼儿园,以"三月春'锋'暖,追'锋'正当时"为主题,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故事讲述、文物复刻展示与创意手工实践,为孩子们播撒红色种子,让雷锋精神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以雷锋生平纪录片为引,带领孩子们穿越时光,从雷锋文物中感受雷锋从苦难童年到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历程。当听到雷锋用帽檐布料为战友缝补棉裤、省下津贴捐赠"熊猫图书馆"的故事时,孩子们眼中泛起泪光。"雷锋叔叔把好事做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大二学生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还原场景,让"钉子精神""螺丝钉情怀"变得可触可感。
最触动童心的是"雷锋精神DIY"环节。孩子们用彩线、布料和纽扣,在实践团指导下缝制特色挎包。稚嫩的小手认真粘贴天安门广场图案与雷锋肖像贴纸,针脚虽歪斜却饱含敬意。"我要把雷锋叔叔背在身上!"5岁的小宇背着刚完成的挎包,童言稚语中流淌着传承的力量。
活动尾声,实践团与孩子们共同举起团旗合影,童声与青春誓言交织成动人乐章。"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精神的火种"。实践团将持续推进"文物+教育"模式,让雷锋日记、抗战家书等红色文物"活"起来,通过"移动博物馆"形式走进更多校园社区,在青少年心中筑起精神丰碑。
此次活动不仅让雷锋精神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童心,更开创了高校志愿服务新模式。当五彩挎包与纯真笑脸相映成趣,新时代的"雷锋日记"正在续写——以青春之名,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图文:“文物移动'述'千年实践团”)